《“易学”评论》(二十八)
但对这三者的概念如何界定和理解,要把“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这句话分析清楚,首先要分析清楚其中的“形”的含义,然后要分析清楚道、形、器之间的关系。 那么,如何理解“形”呢?这里所说的“形”,就是“有”(即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相对于“无”),因为《系辞上》中说:“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又说:“见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
从“形而上”与“形而下”这句话的意义上来看“形”,这“形”有点是“道”与“器”的临界之分。那么,“器”大概就是一个个具体的事物,比如,一所房屋,一辆马车等等。这一个个的具体东西就是“形而下者谓之器”中所说的“器”,其表现形式是“形而下”。而“道”则是“器”(具体事物)的主宰(“神”),即天道法则。这样,我们就可以清晰地得到“器、形、道”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了。 这只是我们的分析,所涉及到的“器”、“形”、“道”,“形而下”、“形而上,’的那些术语,可古人并没有对这些概念给出明确的界定。这里我们也不能不看到,《系辞》的作者们所论述只是凭借想象,所有结论的得到只是凭借感悟。这种感悟认识问题的方法是很难形成理论的,因为缺少的是一个基本环节,即形成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