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易学”评论》(三十三)

其德与天地合,故知无为也。
    此处引用是《易传·文言》里释《乾》的内容。
    《卷十八·齐世篇》:“故《易》曰:"上古之时,结绳以治,後世易之以书契。"先结绳,易化之故;後书契,难治之验也。故夫宓牺之前,人民至质朴,卧者居居,坐者于于,群居聚处,知其母不识其父。至宓牺时,人民颇文,知欲诈愚,勇欲恐怯,强欲凌弱,众欲暴寡,故宓牺作八卦以治之。至周之时,人民文薄,八卦难复因袭,故文王衍为六十四首,极其变,使民不倦。”
    此文引自《易传·系辞》里内容。
    《卷二十·佚文篇》:孝武之时,诏百官对策,董仲舒策文最善。王莽时,使郎吏上奏,刘子骏章尤美。美善不空,才高知深之验也。《易》曰:“圣人之情见於辞。”文辞美恶,足以观才。
    此文引自《易传·系辞》里内容。
    《易》曰:“大人虎变其文炳,君子豹变其文蔚。”又曰:“观乎天文,观乎人文。”此言天人以文为观,大人君子以文为操也。
    此处上引用之文出自《易传·小象》里释解《革》文辞的句子。
    下处引用之文出自《易传·彖》里释解《贲》文辞的句子。
    《卷二十五·祀义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