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周易哲学解读《“易学”评论》(四十)

 马融曰:物莫大于龙,故借龙以喻天之阳气也。初九,建子之月。阳气始动于黄泉,既未萌芽,犹是潜伏,故曰“潜龙”也。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郑玄曰:二于三才为地道,地上即田,故称“田”也。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郑玄曰:三于三才为人道。有乾德而在人道,君子之象。
    荀爽曰:日以喻君。谓三居下体之终,而为之君,承乾行乾,故曰“乾乾”。夕惕以喻臣。谓三臣于五,则疾修柔顺,危去阳行,故曰“无咎”。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郑玄曰:五于三才为天道。天者,清明无形,而龙在焉,飞之象也。
    上九:亢龙有悔。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彖曰:
    大哉乾元,
    《九家易》曰:阳称大。六爻纯阳,故曰“大”。乾者纯阳,众卦所生,天之象也。观乾之始,以知天德,惟天为大,惟乾则之,故曰“大哉”。元者,气之始也。
    万物资始,
    荀爽曰:谓分为六十四卦,万一千五百二十册,皆受始于乾也。册取始于乾,犹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