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学”评论》(四十三)
中卷:帝制时期"易学"评论
第二篇:三国时期"易学"评论
第一章:吴国虞翻象数注释《周易》的继承
三国吴易学家虞翻(164~233),被后认为曾得家传西汉今文孟喜《易》而将六十四卦与天干五行、方位相配合,推论象数。虞翻易学,发挥了荀爽的刚柔升降说,将卦气说引向卦变说,以卦变说,还有旁通说、互体说、爻辰说、半象说解释《易经》。后世将郑玄、荀爽、虞翻并称为《易》学三家。著有《易注》九卷,已佚。唐李鼎祚的《周易集解》集录汉魏35家易说,其中取虞翻的《易经》(《周易》加《易传》)注最多。
我们看《周易集解》一书里虞翻对《易经》的注释。
对《乾》卦里的爻辞“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进行的注释。
虞翻曰:谓四已变,则五体离。离为飞,五在天,故“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也。谓若庖牺观象于天,造作八卦,备物致用,以利天下,故曰“飞龙在天”。天下之所利见也。
对《坤》卦里的卦辞" (坤下坤上)。坤:元亨,利牝马之贞"的注释。
虞翻曰:谓阴极阳生,乾流坤形,坤含光大,凝乾之元,终于坤亥,出乾初子,品物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