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学”评论》(五十三)
与于此?
《易》非天下之至精,则词不足待天下之问;非深,不足通天下之志;非通变极数,则文不足以成物,象不足以制器,几不足以成务。非周知兼体,则其神不能通天下之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也。
示人吉凶,其道显矣;知来藏往,其德行神矣。语蓍龟之用也。
显道者,危使平,易使倾,惧以终始、其要无咎之道也。神德行者,寂然不动,冥会于万化之感,而莫知为之者也。受命如响,故可与酬酢;曲尽鬼谋,故可以佑神。
开物于几先,故曰“知来”;明患而弭其故,故曰“藏往”。“极数知来”,前知也。前知其变,有道术以通之,君子所以措于民者远矣。
“洁静精微”,不累其迹,知足而不贼,则于《易》深矣。一本云“深于《易》矣”。
天下之理得,元也;会而通,亨也;说诸心,利也;一天下之动,贞也。
乾之四德,终始万物,迎之随之不见其首尾,然后推本而言,当父母万物。
《彖》明“万物资始”,故不得不以元配乾;坤其偶也,故不得不以元配坤。
仁统天下之善,礼嘉天下之会,义公天下之利,信一天下之动。
六爻拟议,各正性命,故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