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学”评论》(五十五)
于律,为夷则。于厯,为建申之月。黍稷既实功徳成矣,徳业普施,大人亨矣。万物熙熙道力行矣,故曰"利见大人"。
上九:亢龙有悔。
干上九,或曰物之盛则,蕤賔不若林钟也,物之成则夷,则不若仲吕也。举其微,而舍其彰,何也?曰君倡而臣和,阳生而隂成,故阴者佐阳,而代有终也。阳者倡阴,而尸其功也,是君臣之道也,又何疑矣。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龙者神兽,能隠能见,有变化之象,阳气能生能成,圣贤能出能处。故《易》皆谓之龙,惟圣知圣,惟贤知贤,圣贤见己之类,当推而下之,勿为之首,为之首则亢矣。”
《温公易说》是司马光的易学著作。上面的"干",是古时"干"与"乾"通用。司马光对《周易·乾》的注释有点"汉象数易"的说法,即偏重于象数说理。总离不开阴阳、月建,气,去说《乾》的卦爻辞。但也不杂筮说,没有像孔颖达把《周易》卦爻辞解释成有占的功能。司马光虽然不杂筮说,但加杂的是象数而串起卦爻辞,所阐述出一番圣德道理。
四、《东坡易传》
“乾上
乾下
“乾”:元亨,利贞。
初九,潜龙勿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