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学”评论》(五十五)
有时。故象阳也,其言勿用何。圣人观象而为之戒也,潜龙之时伏于泉,不可用也。是故冬华,而雷为妖为灾。人躁而狂,为凶为殃,皆时不可用而用之也。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九二者,阳之见也,于律,为太蔟。于厯,为建寅之月。阳气蔟达发,而在田,万物忻忻生,意昭苏,故曰见龙在田,其言利见大人者何?通之于人也,君子修徳行义,始闻于人,人莫不悦,莫不归焉。虽未有功善之端也,治之本也,故曰利见大人。
九三:君子终日干干,夕惕若厉,无咎。
九三,阳之进也。于律,为姑洗。于厯,为建辰之月。万物毕生,而趋于繁茂之时也,故君子进徳修业自强不息也,其言:夕惕若厉,无咎者何?圣人为之戒也,九三在下体之上,居上体之下,勤则进乎上,怠则退乎下,故夕惕若厉,然后得无咎也。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九四,阳之盛也,于律,为蕤賔;于□,为建午之月。万物诚茂矣,而未及于大,成徳业,诚盛矣。而未至于夫亨,安居则不能欲进,而自疑。故跃以试之也,夫言在渊,无咎者何?失于进,不若失于止之愈也。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九五阳之成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