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学”评论》(六十一)
中卷:帝制时期"易学"评论
第五篇:宋代"易学"评论
第七章:评宋代对今本《周易》的有关论述文章与著述
第一节:评北宋李觏《易论十三篇》里的《周易》学术思想
宋之前至汉除去对今本《周易》注释外,则有论述今本《周易》的文章。
如我们前面讲述的最早帛书佚文《易传·要》(西汉初)文记载孔子论述《周易》所发出理性之声,即义理性质说《周易》。其次是西汉汇编的《易传·系辞》里对今本《周易》亦筮亦理的论述。其对后世最有影响的说法是:“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或有散见于史书里的说法,如《史记》和《汉书》。《汉书》里说:“《易》曰:宓戏氏仰观象于天,俯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至于殷、周之际,纣在上位,逆天暴物,文王以诸侯顺命而行道,天人之占可得而效,于是重《易》六爻,作上下篇。孔氏为之《彖》、《象》、《系辞》、《文言》、《序卦》之属十篇。故曰《易》道深矣,人更三圣,世历三古。及秦燔书,而《易》为筮卜之事,传者不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