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易学”评论》(六十二)

子所问之辞,则是《易传·杂卦》“革,去故也;鼎,取新也”里说法,欧阳修认为《杂卦》非孔子所言,虽然欧阳修的论证不强,但认为的没有错,整个《易传》都不是孔子创作的。
    又说:“童子又曰:然则《鼎》之义何谓也?”
    曰:“圣人言之矣,‘以木巽火,亨饪也。’”
    这里欧阳修的回答解释是通过《大象传》与《彖传》对《鼎》卦辞的八卦取象说法上的断章取义的来历。“《象》曰:木上有火,鼎,君子以正位凝命。《彖》曰:鼎,象也。以木巽火,亨饪也……。”欧阳修认为《彖》与《象》是孔子所说的话。而《彖》与《象》恰恰以八卦取象去注释《周易》里的文辞,等于胡说八道。故欧阳修所回答的“圣人言之矣,‘以木巽火,亨饪也”,同样等于胡说八道。因《周易》并不是以八卦取象填入的文辞,故凡以八卦取象去解释《周易》文辞,就等于是胡说八道。
    因《周易·鼎》是讲革故鼎新的道理。《鼎》是借“鼎”的事项,而阐述改朝换代的“革命”道理,也由此通过《革》到《鼎》,而形成了“革故鼎新”的成语。《鼎》与《革》篇是姊妹篇,由“革”到“鼎”论述了改革与革命的政治道理。通过“鼎”的一系列“鼎事”(即“鼎颠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