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学”评论》(六十二)
,“鼎有食”,“鼎耳革”,“鼎折足”,“鼎黄耳”,“鼎玉铉”等)上的形象比喻,来寓意国家经历一场“革命”,但应不断地去完善政治措施,不能走向适得其反。由此得出的政治经验,对待新事物应理性的看待,辩证的认识。"鼎"虽是亨饪具,而这里不是以八卦取象木火,以做饭(亨饪)用的说法。
《易传》又称《十翼》,共十篇文章,实乃七篇文章,因把《彖传》分上下篇、《象传》分上下篇、《系辞传》分上下篇,本来三篇变成六篇,加《文言》、《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变成了十篇。
欧阳修的《易童子问》主要认为《易传》里属《彖》与《象》传是孔圣人言外,其它如《文言》、《系辞》、《说卦》、《序卦》、《杂卦》,欧阳修质疑非孔圣人所言。这认为主要论述在他的第三卷里。欧阳修的《易童子问》第三卷共有九问九答,以质疑《易传》除《彖》与《象》外非孔子所言。我们把欧阳修的第三卷内容全部附下:
“童子问曰:《系辞》非圣人之作乎?
曰:何独《系辞》焉,《文言》、《说卦》而下,皆非圣人之作,而众说淆乱,亦非一人之言也。昔之学《易》者,杂取以资其讲说,而说非一家,是以或同或异,或是或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