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学”评论》(六十三)
中卷:帝制时期"易学"评论
第五篇:宋代"易学"评论
第八章:宋代"易学"小结
两宋易学既是承上启下的《易经》学术,又是《易经》学术的高峰。既有义理易学者,又有亦筮亦理易学者,还产生筮术易学者;既产生了图式易学者,又产生了以图数筮术者。无疑,宋代易学是个空前绝后的时代。
宋代"易学"若以时间前后来看,最早的当属对《易经》的论述。
一、宋代对《易经》的论述
一是北宋李觏(1009——1059)著有《易论》
李觏《易论》十三篇,正是继承发扬了王弼(字辅嗣)的注释《周易》义理思想。李觏在《易论》开篇所言"圣人作易,本以教人"的思想,无疑是正确的。他所著《易论》十三篇,皆从这一原则出发。无疑是将《周易》从“卜筮之书”和“释老之学”的影响中摆脱出来,并发挥《易传》里的《小象》易学思想。成为宋代易学义理学派的先驱,又是《周易》在于务实的说法者。虽李觏一面能引用震古烁今的《周礼》里那些杀罚之语,如引用《周礼》:"《王制》曰:执左道以乱政,杀。假于鬼神、时日、卜、筮以疑众,杀。"却另一面又对《易传》里"大衍之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