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学”评论》(七十五)
的一场“新科学”再现。无论过去汉朝与现在那不过是从那套“画卦符号”里联想出的说法而已。那不过是人云亦云,以讹传讹的东西。
而自近代始就有人把《易经》(“三圣”之《易》)与西方科学成果联想在一起。至到今天,又把《易经》披上诸多科学的外衣。这种联想岂不让中国有良知的人汗颜,而使西方科学家嘲笑吗?并且还是违反科学规则,有侵犯知识产权的嫌疑。把人家的科学成果说成《易经》里早已包含了,这把《易经》变成了“事后诸葛亮”。又是活现阿Q之精神胜利法的表现。
何不抛开传统上《易经》里的那套“象数易”学说的卦画符号,去搞出真正的科技成果来,别抱着传统上的“象数易学”上的卦画符号学说当作解释宇宙万物的不二法宝,那是会误国害民的。
在“科学易”的说法下,对《周易》一书的研究上也不无有打着“科学”之说,说《用科学揭开〈易经〉的神秘面纱》,这是有田合禄总主编的一部《易经》研究与译注的书。实际是什么也没有揭开,只是换了一个吸引人眼的名称而已。在那本书里,对《周易》译注上除新增加上“三进制爻码说”的神秘外,已然把《周易》的文辞出现的“贞”字译为“占”。如对《需》里的译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