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哲学》(二十三)
得食,而硕果被不劳者攫为己有,而劳动者(小人)已到了无法生存的地步。这才是威胁着统治者“凶险”的来源。这就是为统治者(君子)讲述“安邦治国”的政治术。
我们再看看唐朝李鼎祚收集编篡的《周易集解》一书里,汉至唐人们对今本《周易·剥》的说法。
“(坤下艮上)。剥:不利有攸往。
虞翻曰:阴消乾也,与夬旁通。以柔变刚,小人道长;子弑其父,臣弑其君,故“不利有攸往”也。
《彖》曰:剥,剥也。
卢氏曰:此本乾卦。群阴剥阳,故名为剥也。
柔变刚也。
荀爽曰:谓阴外变五。五者至尊,为阴所变,故曰“剥也”。
不利有攸往,小人长也。
郑玄曰:阴气侵阳,上至于五,万物零落,故谓之“剥也”。五阴一阳,小人极盛,君子不可有所之,故“不利有攸往”也。
顺而止之,观象也。
虞翻曰:坤顺艮止,谓五消观成剥,故“观象”也。
君子尚消息盈虚,天行也。
虞翻曰:乾为君子,乾息为盈,坤消为虚,故“君子尚消息盈虚,天行也”。则出入无疾,反复其道。易亏巽消艮,出震息兑,盈乾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