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哲学》(二十四)
句意思是诚心诚意的归复正道,无怨无悔。
“迷复,凶,有灾眚。用行师,终有大败,以其国君,凶。至于十年,不克征。”
这一段才把本篇要表述的问题说清楚了,归根结底还是讲述政治道理。“迷复”指迷途难返。“眚”:灾祸,或过失。“不克征”:不能取得胜利。这一段是讲“迷途不返”后果的严重性。这是寓意在政治上迷途难返,分辨不清道路,其结果自然导致灾祸的出现。最终作者指出在政治问题上严重后果是“若用兵作战,终会一败涂地,并且连累国家与君王遭殃,以至于造成国家长期不能振兴。”
《复》是前一篇《剥》的理论延伸,《剥》是讲述政治上表现衰败的过程与现象,而《复》是讲政治上应回归到正确的道路上,不能再迷复不返,造成国家与君王的遭殃。
本篇显然是作者通过行路来做比喻,通过这些比喻也确确实实讲明了所要讲的道理,这道理是符合逻辑的。《周易》一书里所给出的每个浅显的比喻,都显透着深刻的哲理。但不否认,这种全用比喻来寓意事理的思维方式,是有缺陷的,即无法进入深层次的理论探讨。
在属地上最早文献记载(《左传》),对《周易》一书的最早认识上,却是史巫以卜筮面目出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