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哲学》(三十九)
连古音辇,辇亦难也。故云连辇蹇难也。四在两《坎》之闲,应在初,故进则无应。介:闲也。退应初而闲于三,故退初介三。往来皆难,故云往蹇来连。终得初应,故象曰当位实也。
○当位至朋来。
○此虞义也。五在蹇家,处中得正。当位正邦,故大。《蹇》旁通《睽》,故《睽》《兑》为朋。乾氏谓比上据四应二,众阴并至,故朋来也。
○阴在至大人。
○此虞义也。五《坎》为险,故阴在险上。自外曰往,故上变称往。变失正,故往蹇。诸爻以遇《坎》为蹇。,此爻以失位为蹇也。三体《艮》,《艮》为硕,故硕谓三,退应,。故来硕。蹇终则解,得位有应,故吉也。大人谓五,之三历五,故利见大人。言应三则吉,《比》五则利也。”
这是清代惠栋著的《周易述》里对《蹇》卦的注释,能看懂说的是什么吗?
清惠栋撰(1697年—1758年)《周易述》,但对今本《周易》后十四卦缺失。惠栋注释主要以汉代荀爽、虞翻等象数为主。特别是虞翻象数易学,后称虞氏学,以十二消息、十二消息变生杂卦、旁通、反象、上下象易、互体连互、半象等象数之说去解释今本《周易》。若不懂这些,是根本看不懂惠栋注释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