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2.喝茶
在连珠的时候投入已碾碎的末茶再继续搅拌,茶汤很快就会泛起茶沫,再倒入先前盛出的那瓢水,由于水温适当降低便会浮现出更多的汤花,这时候,把煮茶汤的茶鼎从火上取下,就可以饮茶了。
于是,正是在陆羽写作了那本《茶经》以后,在历朝历代的文人雅士的引导和推广之下,人们才从普通的“吃茶”、“饮茶”上升到“品茶”的境界,也反映出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的丰富,粗茶淡饭似的温饱状态已不能满足那些皇家贵族、富贵人家和文人雅士的要求,开发和总结茶艺为他们对生活细节的日益精致化开辟了一片清新的天地。饮茶就成了一种品位高雅的生活情趣,除了带给人饮食上的满足,也有了脱俗的精神享受,于是就有了茶文化。
到了宋代,人们对饮茶精致化的追求达到了极致,演变成一种仪式化的活动。虽然依然喝饼茶,但舍弃了煎茶的做法,而代之以“点茶”,也就是冲饮。当然会有煮水,不过已经不放盐;因为采用点茶,所以开始有了茶杯和茶盏。点茶前,先用微火将茶盏烘热,接着把碾好的末茶放在茶盏中,倒入少量沸水,细细调成膏状后,再缓缓注水,同时用小的茶筅搅拌,使之浮起茶沫。饮茶的方法在宋朝开始被提炼成一种技艺,文人墨客不仅经常举办茶宴,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