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832.喝茶

并未绝迹,当时有把茶和稀饭同煮做成“茗粥”的,也有把茶和面粉同煮做成“面茶”的。直到如今,在煮鸡蛋的时候加入茶叶,煮出来的鸡蛋就既有了茶叶的颜色、也有了茶叶的清香,这种茶叶蛋在中国任何一座城市里都能吃到,也算得上是古韵犹存吧。
    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发明了将茶叶研磨后制成饼茶的办法。饼茶的制作过程相当繁琐,要经过蒸、淋、榨、研、焙等多道工序,将茶叶捣碎,进而在碎茶中加入油膏、米粉等,制成团茶或拍成饼状,然后在茶饼或茶团的中心钻孔,用绳穿起来,放入密室焙干,制好的饼茶可以密封保存,饮用的时候捣碎,放上葱、姜、橘子等调料煎煮。这样的茶饼如今在西南地区还很常见,最有名的就是西藏的那种茶饼了。
    于是,茶圣陆羽出现了,他的那本《茶经》开创了中国茶文化的历史。告诉大家,首先要将饼茶放在火上烘焙,去除其中的水分,待饼茶变得坚硬松脆后用特制的器具将饼茶碾成细细的粉末;然后用上口开放的鼎、镬煮水。边煮边观察水沸的程度,以鱼目、涌泉、连珠比喻煮水的三个阶段:在鱼目的时候往水里加一点盐以增加茶的鲜味,在涌泉的时候要先盛出一瓢水,再用竹筴(即箸、筷子)充分搅拌正在煮的水,让水温变得均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