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国歌军歌
位臣工,商议的如何了,可有定论?”
朱棣的声音响起,大家立马结束争论,安静站立。
定国公徐景昌出列,恭敬的说道:
“启奏陛下,臣以为,《精忠报国》堪当国歌。”
徐景昌作为徐达的后人,徐家在面对朱棣靖难起兵时,分成了两派。
徐达长子徐辉祖率领朝廷军队屡次阻击朱棣;
徐达第四子徐增寿则为姐夫通风报信,最终被朱允炆所杀。
朱棣即位后一方面打压徐辉祖,另一方面追封小舅子徐增寿为武阳侯,谥忠湣;后进封为定国公,其子徐景昌继嗣。
从此徐家两国公派系出现,但长房魏国公一直留守南京,而定国公系则跟随朱棣迁往北京并陪伴大明至终。
定国公一系,始终被朱棣视为心腹。
新城侯张辅也出列,恭敬的说道:
“臣也认为,《精忠报国》堪当国歌。”
张辅是张玉的儿子,张玉是燕军起兵以来第一位战死的大将。
朱棣发动靖难,进攻南京时,南军盛庸背城列阵,朱棣率军冲击南军左翼,后又冲其中坚,结果被盛庸重重包围。
张玉、朱能均率部相救。
朱棣与朱能会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