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32章 国歌军歌

乘机突围而出。
    张玉不知朱棣已被救出,仍在阵中冲杀,格杀数十人,最终伤重力竭而死,时年五十八岁。
    公元1402年九月,靖难成功后,朱棣追封张玉为奉天靖难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右柱国、荣国公,谥号忠显,后追封为河间王。
    张玉死后,其长子张辅也是不负父望,靖难之役中屡立战功,最后受封新城侯。
    两位朝廷公侯的发言,几乎代表了所有武将的意愿。
    其实平日里上朝,定国公徐景昌和新城侯张辅,对朝议,都是眼观鼻,鼻观心,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就算朱棣亲询,也是一推二五六,说些无关痛痒的官面话。
    这叫懂分寸,知进退。
    但今日,这二位公侯,却旗帜鲜明的支持《精忠报国》当国歌。
    因为他们是军人,《精忠报国》契合军人的气质,震撼军人的灵魂。
    就连汉王朱高煦和赵王朱高燧,也一致赞同,《精忠报国》当国歌。
    因为他们也是军人!
    但杨士奇、胡俨、黄淮为首的文臣们,则旗帜鲜明的支持《男儿当自强》当国歌。
    原因无他,因为这首歌,在万千百姓中,更具有鼓舞和激励作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