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30章 官制整改

榜。落榜的人的心情,后来人想必也是不知道了。
    但是可以确定的是,大部分人苦读半生,奔着功名去的人,必定是不会甘心去做一个卑微的教书先生,被底下稚嫩的童子们问到先生可考取何种功名的时候羞红了脸!
    (在古代教书先生一般地位其实不高,觉得高那是相对于八百辈子农户而言,再次重申,没有歧视农民阶层的意思)
    也不甘心像“孔乙己”一般落魄到仅仅吃一碗花生米喝一杯小酒,都能引来整个酒楼的群起而攻之。
    (这里特指这一类人群,不是说什么在大明朝提民国文章)
    大部分读书人都会继续考试,准备第二年第三年甚至第四年的考试。甚至有些人一直等到了五六十的古稀之年还未考上,就只能发出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的感叹了。
    左建中知道这个群体的庞大,基数有多广,如果他的影响力只能百分百把所有人都喊过来的话,不但十三县一直缺少的官职会被补满,就连王鸿泰军队所需要的,一直空缺的数百人文职人员的位子都能填满。
    读书人,真不缺!这也算是一种畸形吧?官员明明应该靠能力、办事效率来择选,可偏偏和才华、师承、出身、文采、相貌沾了边。
    一边说人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