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瀚海蛟腾鱼龙舞 飓风雪卷萍藻漂(下)
图文并茂解说海洋生物。很多人以这本书为中国海洋生物认知原点,这其实是不正确的。因为鱼类释诂传到清朝那个时候,已经没剩多少了。中国统治者很多都从草原入主(前文有述,五胡乱华后除了宋明,皇族血统都不怎么纯粹),吴越民族逐渐边缘化,海洋文化确实是在承倒退的趋势。不信,我们来讲讲海豚就知道了。
《图谱》中提到了一种叫做懒妇鱼的生物,基本可以对标现在的海豚。懒妇鱼这种说法在南北朝时期便有,任神通的《述异记》里就说:淮南有懒妇鱼,俗云昔杨氏家妇,为姑所怒,溺水死为鱼,其脂膏可燃灯烛。懒妇鱼是用来形容脂厚搞肥的大鱼,原典河生。在《图谱》作者眼中,懒妇鱼是一种类似猪的海生物,故又称豚。类似河豚之豚。
这里面的引典大有问题,河豚的豚,不是因为长得像猪。河豚,本写作河鲀,其名鯸?。《博雅》:鯸?,鲀也。《类篇》:背青腹白,触物即怒,其肝杀人。对河豚的习性和有毒部位已经高度概括了。这东西,当时只有少数南方人吃,绝大多数人是不敢吃的。根据《孔疏》:兽之卑贱者为豚。河豚不能吃,所以被称为豚。人家的大名叫鯸?。《说文》:鯸,既?鱼,鲐鱼俗字。根据《尔雅》鲐,海鱼也。《说文》鲐,海鱼,既今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