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710章 挖煤的土包子

规则,都是学习了港岛。而港岛就那么大的地方,开发潜力有限,所以港岛的房地产商很早就在内地投资项目。

    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诸如长江实业、恒基兆业、新世纪、新鸿基等港资房企,就开始进入内地市场,公摊面积、楼花、按揭住房等新颖的房地产理念,对于刚刚起步的内地房地产市场而言,毫无疑问是一种冲击。

    强大的资金储备,以及地方上对于招商引资的欢迎,也使得港资地产有足够的能力,去实现他们的野心。

    港岛地产商成熟的运营经验和商圈构建的模式,也成为了内地房地产企业学习的范本。

    入沪更是港资企业的重要战略,1992年到1997年之间,刚起地产在上海拿了不少的土地,港资地产明显是在押宝上海,第一批跨过黄浦江,开启“浦东新区副本”的,也正是那些港资大老们。

    到了2006年的时候,港资地产在上海滩的版图达到了巅峰,港资六大房产商在上海滩撒下重金投资,从南京西路到淮海中路,从静安寺到徐家汇,八成的高端工务中心和甲级写字楼,都是港资经营。

    所谓盛极则衰,次贷危机让房地产棋盘发生了反转,内地的房地产企业迅速的发展壮大,很多内地房企也学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