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九节 正前方就是巴黎
时还特别喜欢读男孩冒险故事,宣扬的都是战争英雄的英勇事迹。我们花了几十年的时间才发现这些都是假象,好与坏、对与错的范畴远没有那么简单,大部分人既没有特别的好也没有出奇的坏,英雄和恶棍都是极少数。而法国的情形更加复杂。不像更温和的荷兰,法国自十九世纪起就被自由派共和党和激进的反犹、**运动搞得分崩离析。荷兰1914年保持中立,在血流成河的一战中损失不到一百万人。德国人在占领期也没有用奉承、升官等手段引诱荷兰的文化精英,毕竟阿姆斯特丹不是巴黎。
莱丁的新书《戏继续演:万字旗占领下巴黎的文化生活》(andtheshowwenton:culturallifeinnazi-occupiedparis)中的大部分故事并不新鲜,但他将这些故事很有技巧地放到了更为广阔的历史背景中,不再局限于沦陷期。如果从1940年开始讲述会有些误导。正如德国扶持的法国作家、工人党合作者皮埃尔??德里厄??拉罗歇尔(pierredrieurochelle)在太初十七年12月不无道理的观察:“战争没有改变什么……法国人比任何时候都要分裂。”莱丁简洁地描述了那些分裂的阴暗景象。1894年的德雷福斯事件点燃了导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