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二节 耶路撒冷的归属
穆斯林区,西北是基督教区,东南是犹太区,西南则是最小的亚美尼亚区。
每天凌晨,天际尚未泛出鱼肚白,清真寺宣礼塔的扩音器便播放出高亢、悠扬的唤拜声。成百上千身穿白色长袍的穆斯林们聚集在一条条小巷中,如同一条白色的河流,汇入一座座清真寺,弯身跪倒、前额触地,虔诚地进行晨拜。不大一会,各种教堂清亮的钟声也响了起来,身着黑色长袍的天主教、东正教、亚美尼亚教的教士与修女们,形成一条黑色的河流,涌向教堂,在一片圣洁的烛光和肃穆的管风琴声里高唱颂主歌。接着,犹太教徒们也行色匆匆,成群结队来到“哭墙”(原名西墙)前,喃喃颂念经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方圆1平方公里的旧城里,这些黑白“河流”似乎早已安排好了先后秩序,从不“撞车”。三教的信众们虽然比邻而居,却有意忽视着对方的存在,各自坚守着信仰,笃诚地尽着自己的宗教义务,老死不相往来。
在希伯莱语中,耶路撒冷是“和平之城”,然而,几千年下来,耶路撒冷留给犹太人的却是一段“哭墙”。以色列人发誓决不废弃“哭墙”,因为这正是犹太先祖历史的写照。
提及“哭墙”,还得从圣殿山讲起。在公元前11世纪,犹太王国创始人大卫王征服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