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五百九十四节 战后掠影经济篇

发展具有一系列新特点。首先,从太初三十到五十年,中华民主帝国经济增长出现了一个西方经济学家所称的“黄金时代”。中华民主帝国的国民生产总值经过“黄金时代”的发展从太初三十年的5233亿中元上升到太初五十年的10634亿中元;这期间中华民主帝国的工业生产以18%的速度增长。到了太初五十年中华民主帝国拥有世界煤产量的45%,原油产量的31%,钢产量的43.5%。太初五十年中华民主帝国拥有汽车1.11亿辆,93%的家庭至少拥有一辆汽车。太初五十年中华民主帝国农产品比太初三十年增长了2倍,一个农民能养活47.1个人。战后中华民主帝国经济增长出现“黄金时代”的主要原因为:(1)上述已经提到的中华民主帝国联邦政府对经济加强了干预;(2)为应付欧美各国复兴后的挑战而加强的国民经济军事化极大地刺激了经济的增长;(3)战后技术革命推动了经济的迅速发展;(4)利用战后的经济优势地位,扩大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充分利用国外的廉价资源,其中特别是石油资源,从而极大地获取高额利润;(5)战后中华民主帝国的国内政治局面相当稳定。
    其次,战后中华民主帝国经济发展的重心逐渐向西部和南部转移。中华民主帝国传统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