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过剩的危机
四年后成立的。而日本和韩国两国的造船企业加起来,也达不到这个数字!
而如此多的造船企业,其中又大多数是中小规模的企业,不掌握高技术船舶的制造技术和资质,结果就是同质化竞争!为了生存,这些企业只能拼命的压低制造成本,从而降低售价来换取订单,在造船业中就再一次地出现了华夏卖什么什么大降价的现象。但是即便是如此,在经济危机袭来,全球海运业进入低谷后,造船业自然也会面对强力的冲击!比如三点五万吨的散货船,在二零零八年之前报价通常在两亿七八千万华元,金融危机爆发后掉到两亿华元上下,二零一零年更是跌到了一亿三四千万华元。
价格的大幅度下滑,使得造船企业的利润出现了巨幅的缩水,很多企业出现了亏损,但是即便是这样,仍然出现了大量的船东弃船的现象,而且新订单数量也开始出现下滑的趋势。
于秋暇颔首道:“东海省政府希望我们能够收购荣盛重工集团公司,如果说不愿意全盘收购,参股成为重要的股东也可以。”
看着窗外仍然飘飞的雪花,上官懿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将手中的烟头在窗台上的烟灰缸里狠狠地碾灭,回到了办公桌前,看着桌上的文件,眉头扭成了一团。荣盛重工集团公司,是东海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