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六章 上一次的功亏一篑8
分都保留了下来。其实,八十年代之前的楼房建筑质量是比较高的,起码楼脆脆楼歪歪等偷工减料的事情极少出现,农民工也不多,搞建筑的多是建筑工人,修建的时候又有单位的上上下下在一旁盯着,质量有保证。经过检查,除了极少数有危房疑似指数的被拆掉了,其他的都由政府买下,改作了政策保障房。因为极少拆楼所以也没有出现钉子户,也就没有因为拆迁而上访的极端人群。
上访人群的另一个大头是下岗的,诸国栋很幸运,他手里没这个麻烦。凌嶙市是农业市,还不是农业大市,农业产值也不高,但却是凌嶙市唯一的支柱产业。凌嶙市辖区内有两个大厂,都是兵工厂,级别上跟凌嶙市是平级的,也不在凌嶙市市区,而是在山沟里。到八十年代的中后期,两个厂都搬迁到了玉兰市的远郊,现在是陈宇对这两个厂子头疼了。凌嶙市的工业发端于八十年代初期,但规模很小,乡镇企业而已,后来诸国栋搞了饲料联营,将部分乡镇企业兼并了进去,到了现在是越做越大用工也越来越多了。再有就是矿业了,诸国栋重手打击了私挖盗采,组成了由市投资集团控股,交给民企股东管理的矿业集团,统一开采和粗加工。然后靠码头河运到下游的省份。
沿江大道是江南临江的荒山铲平后修建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