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五零章 面不改色
为何说不早不晚刚刚好呢?
这其中自然是有讲究的,所谓的早晚只是一个代词,并非是说早几天、早几年的意思。准确来说,再早些时候,桓灵二帝的时候,朝廷的威严还是有的,皇室手中还有权利,这样的新法改革肯定无法通过;到了汉灵帝后期,宦官和百官的斗争加剧,以致于汉室衰微,朝廷大权旁落,地方势力横生,执行新法改革正好,至于各方势力是否遵从,根本不是事情,新法改革只要提出来,其中的优越性自然会被人看到,即便袁常在最后的争斗中失败,新法改革已经传遍天下,只要有那么一二点改革被采用,都是一种成功。
至于说晚,又是什么原因呢?
也很明显,新法改革其中很多事项是在削减权利,同时,也对官员的亲属作出了诸多的限制。若是时间再晚一些,天下一统之时,这样的改革根本无法得到属下的认可。毕竟属下们跟随你打天下,付出了血汗,就是想着福泽家族子孙,新法改革上却是对他们的家族子孙做出限制,他们又岂会答应?说点现实的,就算郭嘉、赵云、荀谌、董昭他们愿意遵从这样的改革,可是,他们的手下又岂会愿意?也就如今袁常占据幽州一地,加上原本的高句丽,如今的吉林省两个地盘,麾下还没有形成派系。到了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