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蚕食
三月京城吏考,几乎都是善济堂、令德和鸿都的学子们参加的。善济堂的好些人本就是北边逃难来的孤儿,鸿都的学生在顾文恺的号召下,愿意去闯一闯。何况跟着东宫的人,迄今为止还没谁吃过亏,尤其是进了太子妃产业的鸿都前辈们,好些都直升某地一把手或骨干,原来熬了好些年的老师傅都不一定比得上。令德学子本不是吏考的重点,他们几乎都奔着科举而去,只不少人知道自己没希望,看到顾家剩下的几个白身子弟和女婿兴冲冲地去参加,纷纷效仿。那边是顾家地盘,坑谁都不会坑姓顾的,混几年得个官身,比读十年得个同进士再花钱捐官,区别并不大。
第一次考试的成绩还是很不错的,绝大多数都是丙等以上文凭,但能得甲等的人并不多,让外人费解的是,令德的甲等甚至还没鸿都的多。原因其实很简单,一是考试形式和顾辞给女科定的标准化试卷一样,还是那几种题型,算术、刑典、经义、文史、农桑五门,尤其是论述题要求限定字数,不是科考可让你随便发挥写满几页纸的主观题。其次就是这些科目完全是鸿都学生的强项。
顾辞一样让丹青阁第一时间印了题目、答案和解题思路的小册子摆出来卖,据说鹤鸣书院让学生们每人买一套回去做,然后课上辩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