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423 三种观点(中)

    在由百姓选官这一事上,刘宗周的“服气说”是根据历史发展分析过來的,其道理就是说一个管理者首先需要人对他服气,只有人们对你服气了你管理起來才能得心应手。这种服气随着社会的发展其范围越來越扩大化,最开始只要少数人认可,到后來就需要多数人认可,到现在刘宗周认为一个官员的委任需要绝大多数人认可。

    据说春秋时一个诸侯国的大将跟人打仗,打了败仗丢盔弃甲跑了回來,好在国君沒有怪罪他让他监督人修城墙,意思就是打不过我们就防守吧。按说他这种吃了败仗的人就该回家好好反省,至少也要开个分析会作个深刻检讨,谁知道他鼓着肚子就开始在百姓面前耀武扬威起來。对这种对外是孬种对内充好汉的人大家肯定不服气,于是唱歌讽刺他,他听了后居然恬不知耻地回应说人回來了就不算损失,大家就唱道人回來了但做衣甲的牛皮沒有回來。

    不知道这是不是把人说大话比成吹牛皮的來历,但是可以看出很久很久以前老百姓对一个官员是否服气就是一个重要因素,你不能让人服气老百姓就会哄你下台。

    因为天启已经定了民选官势在必行,所以徐光启的奏章中也表示同意试点进行民选官,他是从其它事物中比较过來得出的结论。徐光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