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科举考试1

名“,进入士大夫阶层;有免除差徭,见知县不跪、不能随便用刑等特权。秀才分三等,成绩最好的称“廪生“,由公家按月发给粮食;其次称“增生“,不供给粮食,“廪生“和“增生“是有一定名额的;三是“附生“,即才入学的附学生员。
    生员获得“入学“的资格后,可以到官办的府、州、县学读书。不过明清的入官学基本上只是一种形式,并没有多少真正的知识传授。入学后经过学政的选拔,便可以参加下一级乡试。文品、人品皆优的生员,有机会被选为贡生(拔贡),成为国子监的学生。与国子监其他“监生“不同,“贡生“是正途所出,属一种荣誉,并且贡生可以朝选做官。
    有些读书人要多次尝试才能通过最基本的县、府试,亦有人得到童生的身份后,院试多次落第,到了白发苍苍仍称“童生“者大不乏人。清道光年间广东曾经多次有百岁童生参加院试的纪录。
    鸦片战争后,科举的内容一下子就完全显现了与现代世界脱节的窘况,加上西学东渐和学校教育的崛起,科举制度渐渐衰落。
 <本章"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