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思变(一)
护。没有了寻常一亩三分地的劳心劳力,也不用担心田地收成,年老农工们的工作,就是照顾这里的两片林场,一年四季采摘椰果或是养护油楠树,然后将椰子送往村里专门的收储点。虽然收入低了点,但也算旱涝保收,靠着每月两钱银子的收入,也能一年给家里多少添补一些。
……
天才微微亮,刘黑子就吃完媳妇做的米粥和窝头,披着件打满补丁的简陋汗衫,带着十七岁的长子出了门。
刘黑子一家五口,就是最早流落到这里的廉州难民。刘黑子的本名,基本上村里人早就忘得干干净净了,这个高高大大的壮汉子性格耿直,干活麻利,又有领袖气质,是村外那座露天煤矿的一名小工头。
由于长坡村大多是十几年来陆续迁来的外来户,最初基本是一无所有,所以在此地安家的村民们也就过着似佃户非佃户的生活,靠着给张家垦殖农场务农,或是在村外不远的煤矿里挖煤做工过活。
走过一片椰树林,刘黑子按照习惯向几个垦殖林场的年老农夫打招呼。那些原本都是昌化本地的佃户。因为年纪大了,没力气像刘黑子一样去采煤做重活,所以成为了张家垦殖农场养护椰林的农工。
而青壮们,则大多数在村外的煤矿采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