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272章 公立学堂

道我大明地方上名义施行官绅共治,按察使与各位大人多做过地方官,千里为官来到地方,两头一抹黑,要想了解地方民情舆情,难上加难,如此恰恰给很多乡间小吏以机会。
    如此地方名义上官绅共治,实际上成为官员、胥吏、乡绅共治,有的更激进的,被说成完全由胥吏统治。”
    在座的除了殷承柞门房出身之外,其他的多为饱读之士,有的更曾经做过地方官,受过胥吏欺骗。
    谈起胥吏危害一箩筐一箩筐的,滔滔不绝说不完。
    大家虽然仍抱持学而优则仕的古老观念,但不可否认对小吏培训的重要性,如此才稍稍过关。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刚刚科举考试被拖过去,但接下来教育司徐孔徒叫苦连天,推行公立学堂经费不足。
    古代施行私塾教育,豪门大户,地方望族,中产之家常常省吃俭用延聘私塾老师教育族中子弟,希望能够识文断字明白事理,期望族中佼佼者能够科举高中广大门楣。
    在明朝各地私塾学堂甚多,有的乡(场)常常有十余个私塾老师开馆授课,明显造成资源浪费。
    再看看每个学堂,一个私塾老师带着十几个年龄相差悬殊的同学,大家年龄相差悬殊,学识见解完全不同,怎么能够因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