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公立学堂
施教?
杨麟常常感叹,若像前世那样,在集市建立一个中心小学,在周边各个村里建立小学,如此就可结束私塾教育的历史。
在隆武元年(公元1645年)义勇军兵入顺庆府,因在地方上强征商赋关赋矿赋所得赋等赋税而被骂成扒皮,为了消除潜在影响,杨麟决定施行分成法。
税赋两成归州县,一成归州府,除了必要的人事开支之外,剩余钱粮用来兴修水利,修路筑桥,用来开办公立学堂。
本来以为这是好事,但潘多拉盒子打开,到现在才发觉这是一个无底洞。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从古到今中国人颇为重视教育,现在听说官府补助建立中心学堂,就像前世很多一窝蜂运动一样,地方纷纷响应。
在顺庆府、在潼川州、在巴州、达州等各个地方,地方乡绅带头,官府紧随其后,大家纷纷将一些闲置的庙宇、道观改建为新式学堂,以招揽乡中子弟就学。
短短一年半时间,在川省共建立了一百多所新式公立学堂,在未来更有愈演愈烈趋势。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可是百年大计千年大计的大事,大家都不敢马虎。
徐孔徒侃侃而谈,一个劲声言地方财政吃惊,希望省府拿出钱粮补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