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摊丁入亩与公民意识
隆六年(1741),民数14341万人,短短7年增加5倍)。
杨麟本来想施行摊丁入亩制度,但转念想起该政策可能带来的问题,暗自摇头不已。
摊丁入亩虽然可以增加财政收入,完善人口统计,但问题仍然明显,那就是公民意识单薄,割掉民众对社会的责任。
朝廷虽然施行摊丁入亩制度,但压在人民头上劳役制度还没有消除。
未来要发展,还是需要摆脱封建桎梏,建立公民意识。
左思右想,杨麟宣布在义勇军统治区域内废除异地劳役制度,作为补偿,施行二十税一政策,官府征收田地所出粮食的二十分之一作为田赋。(将三饷与劳役结合起来。)
结合现代社保制度,将丁赋与民众权利挂钩,只有正常缴纳丁赋才可享受一定公民权利,没有缴纳丁赋的则不能享受相应权利,包括:
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只有连续正常缴纳的丁赋的方有被选举权,只有连续三年缴纳丁赋的方有选举权(参与社会事务)。
子女入学权,只有连续三年缴纳丁赋的,子女方有进入公立学堂的权力。
民事权,只有连续三年缴纳丁赋的,方有民事告发权力。
……
显然,通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