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章 教育论(一)
高效。怎么达到最高效?在学生已有水平的基准上,教材高难度,教学高速度,以理论为主导,以理解学习过程为原则。这样的教育方法好吗?当然好了,赞可夫自己就是一线教育专家,他能够让一个班的学生三年学完苏联正常规定的四年的课程,注意,这是一个普通的班级,既不是个别好学生,也不是集中好苗子的实验班。”
“可问题是,赞可夫的教学方法想要良好实施,需要以随时掌握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基础,并且教学的节奏尺度的把握得非常巧妙高超。如果我们仔细想想,这其实和孔子的教学思想很有相似性,都承认并强调了每一个学生的基础情况不同,在有教无类的基础上追求因材施教。以前我就对黎华说过,孔子作为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教育大家,一生弟子三千,真成才的只有七十二个,这样的成材率,在现代社会的教育需求中,并不值得作为榜样。究其原因,其实也很显然——这样的教学方法对教师的水平要求过于苛刻了!想要良好执行发展性教学,最理想的情况是一个学生对应一个教师,甚至是一个学生一个科目一个教师。这毫无疑问是白日做梦的奢谈。”
“而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学模式,则强调学习与现实结合,强调基本性和基础性,追求在尽量简明扼要的基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