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九章 总香头张春波
一样的。
现在的农民工人也有可能变成企业家,古代的农民也有可能变成地主一样。姓赵的小地主就是个这样的人,一辈子勤勤恳恳,好不容易立下家业。
当然,就遇到吝啬抠门的姓赵地主,张春波十年来,为了给妻儿填肚子,打长工的张春波就会饿肚子。长期饿肚子的张春波,身子自然也不会太好,得点小病就很容易变成大病,然后撑不过去。崇祯十四年底张春波的妻儿去山上摘野菜给野兽叼去了是就是这么没的,只剩下他。
对亲人的离去,张春波哭了一场,病居然好了。他又去姓赵地主当长工。
崇祯十三年辛苦一年打下的粮食。崇祯皇帝又要加响。(崇祯十一年(1638年)九月至十二年三月,清兵数次绕境蒙古长驱直入内地打草谷及屠城,杨嗣昌提议征派“练饷”七百三十万两。)
崇祯十年前,辽饷最高时,一年也就是650万两;分摊在每亩地上,一亩地也就多收一分二厘的银子(0.012两)。
崇祯十二年后,崇祯皇帝的大明朝已到最后的疯狂,所谓的三饷全算上,分摊在每亩地上,也就三分银子(0.03两银子))。这笔银子,按当时的物价算,最多也就能买五六斤米。
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