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前言

,否则天南地北的,说地方方言什么的彼此都听不懂啊。我最开始写时用的是近似《三国演义》的半白话,后来想着现在的读者大多是年轻人,所以便修改成了近似现代的语气,当然不会用太过现代的词语。汉语太过丰富,比如一个“我”字,古人常用自己的名来作谦称,即是“我”的意思。比如,“备明白了,“亮已知晓”等等,其他的还有吾、俺、在下、鄙人、洒家、某、奴家、妾身……太多太杂,真正用“我”字其实挺少的。我思考了许久,始终拿不定主意,所以各位看的时候会觉得我用得很乱的。

    真正写的时候,遇到的困难远非我所想像。略举两例,一是汉末时对未婚女子的称呼,一是我上网查过许多方面的内容,可能是汉朝离我们太过遥远吧,所得的相当有限,有说姑子的,有说女子的,作为证据引用的都是诗句。我以为这并不严密,最后我还是用了“姑娘”、“小姐”等宋元时期流行的称呼。再一个是“东西”这两个字,古时应该多用“物事”一词吧。我开始也是用这个词,不过读起来极是别扭,最后仍使用了“东西”这个词。罗嗦几句,关于“东西”一词的起源,有一种说法是起源于东汉。洛阳和长安是当时商业最繁华的两座城市,洛阳被称为“东京”,长安被称为“西京”。这两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