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四十章 改良造纸

”另一个工匠解释道:“公子有所不知,‘蔡侯纸’虽好却也有弊端。一是制作工期太长,便光将树皮浸泡在塘水至腐烂一道工序便需一百天以上;第二,即便原料浸烂,还要取出入臼,舂成泥面状,这又是一项费时费力的活;第三,蔡侯纸虽远比麻纸为好,仍显粗陋,你看……”那人拿过一张纸,双手稍一用力,那纸便撕成两截,“这种纸极易损坏,而且又易被汗蚀虫噬,不耐保存,所以珍贵典籍、重要书信等均不用纸张书写。”

    “公子,以小人之见,虽有这些弊病,不过‘蔡侯纸’仍远甚绢帛、竹简等物,取而代之是早晚的事。”那人稍顿了顿,有些痛心道,“只是天下大乱,民不聊生,连帝都洛阳尚不安宁,何况其他地方。咱们这些寻常百姓,无权无势,只得惶恐不安地过一日算一日,怎会耗费众多时间和精力在造纸上,因而只能造这种取材方便,制造用时较短的竹简了。”

    刘墉一阵沉默,他现在明白了,并不是没人愿意用,而是没人愿意造。因为造纸周期太长,社会又不太平,这种费时耗力的活就没人肯做了。刘墉问道:“在下想知道你们以前都是如何造纸的,工序可以告知在下吗?”

    “倒也没什么秘密可言,大家都是这样造的……”几个人对望一阵,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