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四季 第二十三章 地狱(三)

尽管有如此认识的定义,我们有时还是不十分情愿地将那“艺术之我”与那个“生活真我”--叶文福区别开来。但出于审美的需要,区别又是必要的;区别,是为了更好地联系。正好比一个人不能说镜子里的形象就等同于自己一样,“艺术之我”是不能等同于“生活真我”的。我们只能说“艺术之我”是“生活真我”的精神升华,--是诗艺术的创造。也就是说,在《山之歌》中,那个“与山对峙”之我,是诗的信念,诗的灵魂,也是诗人的信念,诗人的灵魂。
    在叶文福的诗作中,有的看似“无我”的诗作,如有些咏物诗,实际也隐含了“我”的存在。如:“真想作岛上一尊礁石/日夜与大海热烈亲吻/每条吻印都是湿漉的诗/爱得百孔千疮,那是剔除了污垢/没有英雄的躯体挺出海面/何能获得如此忠贞的爱情……”(《岛》)。有时,他会用第二人称“你”,那也是“我”的别称,“我”的别样情怀。如:“默默地你卧在竹子的思念里,腐烂了悲哀,哺乳了思索……”(《笋壳的情操》)。
    诗人要表达思想和情感,必得借助诗和特定的语言形式。诗人的创作总是创造性地将自己的人生感悟转化为诗歌艺术意象。这种意象,也是诗歌作品刻意竖立的艺术标记。这样的艺术标记牵引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