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治学三境(中)
有‘友’,有‘朋’,大家相互启发,相互促进,让思维在碰撞中产生火花,于是就会一起进步。正如《兰亭集序》中说‘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大家一起才能‘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我们现代人很明显掌握了这个的道理,所以才会有各种‘学会’啊‘研讨会’啊,当然,效果如何,我就不知道了”
苏沫讲课之余不忘调侃一些‘开会风’,引得学生会心一笑,整个会场已经被苏沫带起了节奏。
“那么,第三种境界就是‘人不知不愠,不亦君子乎’,很多人的学问很高,但就是得不到当权者或者社会主流的承认,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当不了官,发不了财,评不上职称,找不到女朋友……然而,他们也不因此怨恨,仍然安平乐道,孜孜以求,就像身居陋巷的颜渊一般,那便是极少数人才能达到的‘君子’境界了。
这种例子想必每个人都能想出一些,比如施耐庵、罗贯中不是生在那个‘九儒十丐’的年代,如果吴敬梓、蒲松龄能科场得意,曹雪芹继续能当他的官三代,那么文学史上大概就会少了很多名著……”
宝大学子们听得津津有味,可是很多学者却不以为然,不是说苏沫之言不对,是很对,但这些不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