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倒霉
依的孤鸿,牵动了诗人内心多少难言的隐痛!
家眷到达之后,苏轼的生活似乎安定下来。
尽管头上顶着“团练副使”的微职,但他没有任何权利,一不准擅自离开,二无权签署公文,等于一个变相的囚徒。好在工资照发。虽然不多,但强过于无,否则日子真不知道该怎么应付?
元丰四年(1081),生活开始困窘,苏轼真正务农了。他在东坡一片田地里工作,自称“东坡居士”。他头戴斗笠、手扶犁耙,身穿粗布衣裳,以历代隐士反复吟咏的田园形式立于田边地头。
这块田地在黄州城东,占地约十亩,有稻田、麦田、桑林菜圃,另有一片大果园。东坡还在别处种有茶树,建立屋舍。苏轼过去原想弃官为农,但他没料到在这种情形之下而成为了农夫。《东坡八首》小序中说:“……营地数十亩,……躬耕其中。地既久荒,为茨棘瓦砾之场,而岁又大旱,垦辟之劳,筋力殆尽。”甘苦可知。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临江仙?夜归临皋》
苏东坡自己善于做菜,也喜欢饮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