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275章 来自史学界的声音

去写一本大众读物,写一本书去娱乐读者,这是在对学术的亵渎!
    王老先生的这段话的潜在含义就是——像《万历十五年》这种大众读物都根本不配和学术著作相提并论!至于戈文的《明朝的那些事儿》更是如此!
    除了这两位老先生外,同样身为中国社科院的院士,中央人民大学的历史学老教授李大光老先生也给《人民日报》递了一篇评论。像李老先生这样大家的文章,是多少报社梦寐以求的,所以《人民日报》在第三天就刊登了这篇名叫《痞子论》的文章。
    李大光老先生在文章中这样写道——
    当今学术界的很多年轻人都开始浮躁起来,到处都是加快脚步,开历史的快车,这对于历史的研究是有问题的,是需要坚决抵制的!
    ……
    现在对于明朝历史讨论火热的现象是怎么产生的?
    《明朝的那些事儿》为什么会造成如此大的社会热潮,其实质是什么?
    我觉得就四个字:“痞说历史”。
    将原本严肃枯燥的历史,用痞子的语言述说,再加入强烈的个人感情,迎合最通俗的心态,让具备小学文化程度认识3000个常用汉字的人都可以听得欢心跳跃。这就是《明朝那些事儿》“火”的实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