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天堂悲歌(我写《天堂悲歌》)



    是爱情使他这般不幸

    去年白雪,如今安在??

    阿伯拉尔不仅是一位思维严谨的精神哲学家,而且也是敢爱敢恨的独行者。他不顾中世纪教士独身,不许结婚的传统束缚而大胆地追求爱情,并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成为中世纪基督教的牺牲品,但正是这一劫难成就了他的伟大。

    中世纪是宗教兴起和宗教热情非常高涨的时期,有过许多教士饱受灵与肉冲突折磨的故事,而发生在他们身上的爱情无一不是以悲剧作为结局。他们是教会思想专制与禁欲主义的牺牲品。与众不同的是,在所有这些爱情故事中,只有阿伯拉尔与爱洛伊丝是以一种典型的存在主义态度自由地选择了自己的命运。所以,他们的故事才显得更加悲惨。实际上,在诸多的基督教神学家中,几乎没有那一位神学家会象阿伯拉尔一样,会因为一段公案而招致沸沸扬扬的结局,为后人所侧目所非议。甚至很多的非基督徒会把他作为抗争中古基督教神权统治,以爱情争取自由的斗士来标榜。而教会内的人又因他和爱洛伊丝的爱情与婚姻事件对他以罪人论定。在人们对他论定评述的同时,阿伯拉尔却又因其命运多舛、苦厄一生的际遇而为人所感叹。要不,爱洛伊丝会在悲叹人生时发出“婚姻是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