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章 古代行政区划沿革大全
在南迁之地设置原籍州、郡、县。如图5所示,当时侨州、侨郡、侨县集中在长江流域,特别在建康(今南京)和荆州(今湖北江陵)附近。在南齐时,国都建康附近的青州、冀州、北兖州、南兖州、北徐州、南徐州、豫州、南豫州等都是侨州。这些侨州、郡、县与实州、郡、县形成较为复杂的统领关系,主要的方式有四种。(表5)如东晋的扬州统领实郡11、实县9;统领侨郡6、侨县1;实郡中又统侨县。如徐州侨置于京口(今江苏丹徒县),为侨州;统领实郡6、实县0;又统侨郡和侨县若干;实郡中也有统领侨县的。
三、隋代州制
南北朝后期,州、郡、县三级行政区划制度已混乱到了极点,郡一级形同虚设。隋文帝面对这种局面,于开皇三年(5八年)果断地“罢天下郡”,实行以州领县的两级行政区划制度。在开皇九年(5八9年)平定南朝的陈以后,统一了全国,隋文帝又将州县两级行政区划制度推行至全国。这样,东汉末年以来一直沿用的州、郡、县三级行政区划制改为州、县两级行政区划制,但是实行的依然是州制。隋朝从5八年至607年实行州县制4年。炀帝于大业三年(607年)复改州为郡,以郡统县,恢复秦制。同时,炀帝仿效汉武帝,在郡上设置司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