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四零三章 精耕细作

前用畜力挽行。耕耙而后用此,泥壤始熟矣。”
    适当密植作为获得丰收的要诀,是战国时代总结出来的一个突出的宝贵经验。除草很早受到重视,但到战国时代因农具改良而效率提高,并且把中耕除草的勤做多次和做得细致周到,提到很重要的地位,
    此外,还强调不违农时和因地制宜,也注意到选用良种和防治虫害。这些就是精耕细作技术措施的具体表现。
    以上精耕细作技术积累,除了农民自主之外,李陵自然不会吝啬指点迷津,积极推动农业技术向前发展。另外就是为了改变农业环境,提高土地生产率,李陵很重视农田灌溉,要知道:
    现代时空从古至今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改善土壤环境,使农业收成不再完全取决于天气的好坏。”给了他足够多的熏陶了。
    要说灌溉的起源较早,李陵不知道新石器时代灌溉种稻的遗迹,约有5000年的历史,大发展则在战国时代,但李陵有着现代人的见识做后盾,天空飘来五个字,那都不是事!
    公元前1600~前1100年的殷商时期实行井田制度,划分田块,利用沟洫灌溉排水,正是李陵眼前的大商朝的情况。
    到西周时代,沟洫工程进一步发展,并出现了蓄水工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