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易学”评论》(二十一)

文如同《系辞》那样不是一时一人之作,是应经过后人编篡过。
    若写中国哲学史不应从孔子写起,应从《周易》写在。《周易》是儒家的祖典。《大象》文的作者在“释”《周易》的过程中是发展了《周易》里的思想,自然是遵循了《周易》的义理观念,而不是随从于史巫之举,把《周易》看待成是一部筮卜之书。
    从《大象》一文来看确实不同于《彖》文那样“释”《周易》时表现出战国后期时代的文化背景。而这《大象》文里没有刚柔、阴阳的说法,也没有帝王的思想透露。《象》文讲的是君子之德,向往的是先王以建万国,亲诸侯的政治理念,还没有上升到王权思想上来。《大象》文正是符会《周易》与《论语》两书时代的中间文化背景,应是春秋后期产生的文章。
    《大象》文确实发展了《周易》里的思想观念,上升到一种新的思想高度。既有时代文化的特征,又承继了传统。是《周易》里君子之论的发展。
    《大象》文在“释”《周易》过程中采用的是八种物象(即后来称之谓的八卦取象)来点明《周易》之题(即《周易》每篇),这与春秋时代史筮用八种物象比类联想“先知”人事吉凶的时代文化背景相符合。
    史巫在用八种物象(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