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学”评论》(三十五)
中卷:帝制时期"易学"评论
第一篇:两汉"易学"评论
第四章:两汉象数筮术易学勃发的时代环境
第一节
西汉是开创“独尊儒术”的时代,既是一个“经学”时代。“经”是《诗》《书》、《易》、《礼》、《春秋》。从汉时的“五经”到后来的“十三经”成为后封建帝王社会时期里意识形态上的统治地位。
“五经”是先秦儒学经典。由经典和对经典的诠释所构成了“经学”。“经学”成为后封建社会里维护其统治秩序,而树立起的权威思想,并成为思想界里的垄断意识。在西汉儒学被定为一尊后,儒家的学说在帝国时期里又被赋予上法典的意义。
汉代是中国后封建社会文化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儒学在这个时期由一种百家之说里上升为统治地位的国家意识形态。经学以及与其密切相关的选官制度为统一知识阶层思想的主要手段。而汉儒的经学,从义理上已不能与先秦原始儒家相比了。由先秦释《易》(《周易》)的易学来看是重人道排神道,而到汉时变成了重神道,轻人道,这在思想史上是个大倒退的时代。尤其两汉"易学"体现的是天道神学化。
正是汉朝以天命观与王道思想相结合,而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