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学”评论》(六十三)
地之交)、爻位阴阳之说,言说他认为的《周易》理,但用的不多。体现是吸取王弼的易学,又承孔颖达以经解经为宗旨。那么张载的易学是归为"义理"或是"象数"呢?很难归宗。从对《周易》简略的注释,以经释经,遵循《易传》里的《彖》与《象》解释《周易》的易学思想为宗旨。这点与王弼同,应是吸收王弼的易学思想。但对《系辞》注释,又认可《系辞》里对《周易》有占筮的功用说法,并且所著《大易篇》,同样论述《周易》有占筮一焉。若要分派,那么,张载应属亦筮亦理的易学派。
三是北宋程颐(1033——1107)著有《伊川易传》,是对《周易》与《易传》里的《彖》、《象》、《文言》、《序卦》进行了注释。
程颐对《周易》注释来看,则是重义理,而轻象数。虽以象数释《周易》的义理,但不杂筮说。无疑是继承了王弼的易学思想,在易学史上,可归为王弼义理派。程颐在对《易经》的注释上,又同王弼那样,对《周易》作了的注解,又对属《易传》里的《彖》、《象》、《文言》、《序卦》做了注释,而对有筮术说法的《系辞》、《说卦》、《杂卦》三篇《易传》文不作注释。这体现王弼义理派者不容与象数筮术派者相混同。严然是义理、象数门户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