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哲学》(三十三)
当遯之时,君子固以遯而亨,小人亦以正为利。讽君子而儆小人,亦扶阳抑阴之意。
《彖》曰:遯、亨、遯而亨也。刚当位而应、与时行也。
五以阳刚中正与二之阴柔中正相应。二阴能顺五,可以不遯矣。然二阴浸长,时不可以不遯。有知时而遯之能,所以致亨。
小利贞,浸而长也。
二阴浸长,而利於贞。不以势之将盛而凌君子,小人之福也。
遁之时义大矣哉。
阴方长而处之甚难,时在天而义在我。不审时,不知遯。不断以义,不能遯。去就大节所关,非与时偕行者不能也。易中大矣哉有二,有赞其所係之大者,《豫》《革》之类是也。有叹其所处之难者,大过遯之类是也。
《象》曰:天下有山。《遯》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
天不必远於山也,乃山势虽高,而天去之自远。君子不必示恶声厉色於小人也,乃小人虽近,君子远之自严。不恶者,待彼之礼。严者,守己之节。远小人、艮止之象。不恶而严,乾刚之象也。
初六:遯尾,厉,勿用有攸往。
遯而在后。尾之象。其势已危,欲往不及。然在下无位、所居不正。无德无位之凡民,遯亦无益。晦处静俟、庶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